2014年9月17日 星期三

103學年 行天宮四好寫作比賽 散文組 得獎作品


行天宮四好寫作比賽 散文組第二名

《最後的編織》與閱讀     楊崴婷

       手指快速的舞動,在光影流轉間,繽紛的絲線織成了斑斕的布匹,勾針在指間的操控下飛舞:「挑!勾!挑!勾!」交織著針與針碰撞的脆聲響。女子心無旁騖的低著頭,專注於或曲或直,成絲成卷的絲線中……一如我,埋首書堆。
    布越織越長,則越接近懸崖,然而女子絲毫沒有察覺危險,仍執意於棒針的挑與勾中。我亦如此。就拿學習來說吧!我一直是個熱愛閱讀的人。也許一本本的好書、一篇篇的文章,猶如屬於自己的布匹,織著織著,直到字字句句在腦海裡開始混亂、分不清考試和讀物時,才發現,一本本的書使我的思緒不再純澈,我疏忽了什麼嗎?古人不是云:「開卷有益」嗎?架上琳琅滿目的書,文、詞過於雜亂,而我猶如織布的女子,執著於字裡行間的辭藻,這是否也使我失去了什麼而未曾察覺呢?
    布的重量將女子往懸崖邊拉去,「喀喀喀喀」,針與針互相敲擊,她繼續織著,卻試圖把布拉回,即使懸崖就在眼前,即使手邊已無絲線,她仍把長髮放下,和絲線纏繞,想完成編織。我看著她,想起自己。
     漸漸地,我的文章開始偏重於優美華麗的句子,對於心靈的感動,則愈來愈麻木。我大量閱讀辭藻華美的散文、詩、小說,及欲將裡頭的文句印烙在腦海。然而,我的文章也一直缺少那份誠懇而深刻的感動。我無所覺,仍倘佯在文字的堆疊和遊戲中,持續忽視書籍深刻的寓意。或許,那名女子,就是我。我想我一定不覺得,這樣是錯的;如此一來,書,限制了我。
    重量把女子拉下懸崖,那條璀璨如星辰的布,卻使她差點喪命,費盡心力的爬上來,布沒了,一頭柔順如瀑布的金髮也剪斷了。當初的努力,只剩下一場空。看到這,我愣了一下,並不是書限制了我,而是我受制於書。我總是在看書時忽略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觀念:「文章的重點不在於文辭是否優美,而在於是否感動人心。」從來我總不那麼認為!這樣再執著下去,我是否也會像女子一樣,自以為全心全意的付出,到最後是船過水無痕,什麼也沒留下,如落葉殘風,空留蕭瑟;如同我,空留一片沒有意義、富麗堂皇的辭藻。倘若如此,那我從前所閱、所覽的書籍,莫不成了諷刺、成了荒腔走板的笑話?
    東漢末年的文人,以名士稱之,文章的重點比起優美的程度,反而更重視作者的德行。就如同王粲所著的<登樓賦>,其文句不但典雅通順,寓意和感情的抒發更是深遠,因此才能流傳千古。反觀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駢體文,大多華而不實,辭藻雖極其優美,講求格式、對仗、聲律、堆砌典故,但過於追求寫作技巧忽略其精華和內涵,因此形成當代文學的詬病。     
    我反覆思索:「開卷有益。」則不然吧!若閱讀只是娛樂,只是文字,那書,未免也過於膚淺。作者提筆,必有它的道理,佳句修辭是點綴,真正重要的,是書本的精神,和作者所傳達的理念。讀書是培養別嫌疑,明是非,定猶豫的正確觀念,建立富有創意,光明正大的思考結構,不是一昧的追求華而不實的辭藻。這時才恍然大悟,從前的我不就像那名女子,沉浸在自己的想法中,沉浸在看似完美實則膚淺的布匹中,還沾沾自喜,然而讀書遠遠不只這些。有了這樣的了解後,我也終於找回文中那可以扣人心弦的感動。
    拿起書,我開始閱讀。而我所覽的不再只是文字,是種信念,是書的真諦和初衷。讀著讀著,我慢慢地在文學中找到另一個自己,在行行字句中找到最純粹的心靈。閱讀是多麼奇妙呀!當浸淫於書中時,作者的靈感便如同浪濤一波波拍打在心裡,激起如泡沫般雪白的浪花。就好比長江之水,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雖不是澎湃洶湧,卻也餘韻無窮,漣漪盪漾;有的書似暴雨,雷霆光降,風卷雲動,蒼穹轟然墜下,剎那四海陸沉;有的書似風,洋溢著溫暖,徐徐拂過心田,連空氣中都充斥著甜潤的芬芳。每本書都各有它的意境,各有感情,作者所表達的,當然遠不只是優美的文字。
書,於周遭,近乎唾手可得。但閱讀非只有實質上的文詞,而是內在的陶冶與涵養。且看書的過程,提煉出最真最善及最美的心境。文字不是迷宮,我當不致迷失其中!風簷展書讀,翻閱著書本,觀乎著文字背後那更深邃,其所蘊含的道理,如此,古道照顏色,久之必明閱讀的真正道理。


行天宮四好寫作比賽 散文組第二名 

           智慧人生     蔡明珊

時光奔流在人生——湍急的江河上,我們,是水中的小石,年年月月地接受時代潮流的衝擊,一次次翻沙攪泥的巨變,有些禁不住強勁的沖刷,只能隨波逐流,將生命的握權拱手讓出,有些卻能夠堅守自身,在流水的搓磨下,愈圓愈潤、愈滑愈細,對於水波的改變,無畏亦無懼,他們知道,應如何掌握生命的方向。如何用好書,端正身心;如何言妙語,溫暖每一個人;如何成為一炳燭,為他人帶來光明希望;如何盡情揮灑生命,卻又不失為一名俯仰無愧於天地的君子。
勤學
書,是人類智慧結晶;知識,是人類進步的動力。打開書本,開啟智慧的窗,我們才能看得清、看得遠。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馬拉拉,自十一歲開始,孤獨堅持了三年,一支筆的抗爭,面對死亡的威脅,毫不退縮,堅持回教女性教育權,在聯合國的演說中,她高喊:「讓我們拿起書和筆,它們是最有利的武器。一個孩子、一個教師,一枝筆一本書,可以改變整個世界。」身處於得不到教育的環境,方知讀書的可貴呀!
 讀書,不只是追求學科上的成就,更重要的,是心靈層次的提升。透個書本,陶冶內在修養,展現氣質,使自己往「謙謙君子」的境界邁進,然而,物有美醜,事有吉凶,書當然也有好壞之分,《弟子規》上有;「非聖書,屏勿視,蔽聰明,壞心志。」現在社會上有許多問題,皆是因為人心不夠光明和善之故,因此我們應該多讀古聖先賢的著作,洗滌心靈,開啟智慧,成為一盞明燈,為迷惘的心指引方向。
修口
「良言一句三冬暖,惡語傷人六月寒。」,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,傳遞情感的工具,但有許多人不懂得善用,使自己帶刺的語言傷及了人,甚至進而傷到了自己!口說如舌燦金蓮,能使對方乃至於周遭充滿溫暖和光明;相反的,若時常口吐惡言,則會使得身邊充斥著汙濁瘴癘之氣呢。又「相由心生」,一個人常說光明正向的詞語,相貌必然端正溫和,但如果是一個語言偏激,思念不正之人,面貌就會呈現出來。
    對人說話宜講求守信,孔子云:「 言必信,行必果。」《弟子規》上也有一則專門談「信」的,可見誠實不欺是多麼重要了!沒有信任,人與人之間不會有感情,沒有信任,這個世界就沒有溫度,了無色彩!守信,是展現對他人的尊重,同時,也是看中自己的表現,先秦時代的名相子產曾說:「凡是做不到的政令,我絕不說,說出來的政策,皆會做到。」這是對自己的尊重,也是對全國上下負責!說話能做到誠信,其實也是在練習謹慎的態度。孔子勸勉學生要「剛毅木訥」,就是因為話說多了易隨便,也易失信,而若連說話都不能謹慎,如何成得了大事呢?所以,我們應從說話開始培養敦厚光明和謹慎的態度,讓「好話」如同甘霖一般,滋潤生命。
利他
芸芸眾生之中,我們是何其有幸,能貴為萬物之靈,生活得如此安逸!然而,世界上還有多少需要幫助的人,渴求著原應屬於他們的那一份溫暖,我們,看到了嗎? 孟子認為:「惻隱之心,人皆有之。」人天生就懂得互助互愛,每個人的心都是柔軟的。幫助別人,看到對方真誠的笑容,自己的心也跟著柔軟了起來,這是最珍貴的感動了!然,現在有許多人不明白做好事的真諦,覺得自己能力太小就不做好事。其實,多關懷別人,傾己之力攘助需要的人,雖看似微小,卻皆為善舉,重要的是存心!若是存著一顆無私的慈愛心,就算無法為國家造橋鋪路,也能算是善人一個;但若是只為了名聲或私利而捐大錢,又怎能算是做「好」事呢?做好事,應是不求回報的,少了得失心,好事才能做的自然,才會「誠於中,形於外」。會做好事的人,必定處處受人歡迎,因為他心裡有別人,不自私自利,凡事以自我為中心,這也是給行善之人的禮物吧!
光輝
    生命的價值不在於多長,而在於其是否發光發熱!我們披著人的外衣,但真正成為一個「好人」的又有多少?西漢司馬遷在宮刑後,能忍辱完成《史記》,在他的〈太史公書自序〉裡也有:「左丘失明,厥有國語;孫子臏腳,而論兵法。」在國外也有霍金博士,雖患有漸凍症,卻依然完成了許多偉大的研究,使人類在科學領域上有著重大的突破!他們都是遭遇挫折之人,若要說放棄,他們有比我們更充足的理由;但,他們卻不自怨自艾,反而讓生命發揮在其擅長領域,在歷史上留下光輝燦爛的一筆!當然,我們或許無法完成那樣偉大的志業,卻可以守好應盡的本份,努力進德修業,改變自己的氣質,向「善」的目標邁進。也許有一天,我們的力量足-—福智心靈,能改變環境,乃至社會!因此,我們必須要自覺:平時即竭盡全力學習、付出,學做一個好人,造福世間。
    時代的洪流,或許不能永保清澈,然而,只要我們能夠讀好書、希聖希賢,將智慧之眼打開;能夠說好話,用最真誠的言語洗滌心靈;能夠做好事,撫慰眾生受傷的感情,最後必成為一個有能力,有思想的智慧行者。
我們只要守住自身應有的價值,不隨波逐流,並努力牽引身邊的人向「至善」親近。畢竟,人生下來,注定要改變一些事!所以朋友面對未來,儘管邁開大步,無懼行於湍急的巨流中——心必俯仰無愧!